专注区块链信息及金融服务
首页 / 新闻

用奶茶店类比关税政策:他一开始得目标就只有中国

 

文:白丁

 

2025年4月9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戏剧性转折——漂亮国突然宣布对其他国家暂缓加征关税,唯独将矛头对准中国:只对中国加税125%。这场“关税单挑”彻底撕掉了全球化最后的遮羞布。有人说新冷战开始了。

 

传统艺能:对世界老二的“精准打击”

这一轮关税战看似是特朗普的“任性出牌”,实则是漂亮国对“世界老二”的精准打击。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上世纪80年代,日本凭借汽车、电子产业崛起,GDP一度达到漂亮国的70%。漂亮国随即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出口崩溃,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如今的剧本几乎原样重演,只是主角换成了中国。特朗普团队曾公开表示:“中国就像当年的日本,但体量更大、野心更强,必须在其超越漂亮国前锁死发展空间。”

 

与日本不同,中国手握一张底牌: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但情况仍不容乐观。中国是一个产能过剩的国家,所以对出口的依赖很重,漂亮国这轮关税的狠辣之处在于,它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通过服从测试分化盟友构建“反华联盟”,旨在断掉中国的出口。例如德国车企因获得关税豁免,迅速宣布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墨西哥则趁机抢走中国纺织品订单。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围剿,比正面硬刚更具杀伤力。

 

漂亮国的真正目标即通过遏制出口扼杀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这些被加税的核心产业,正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向“科技强国”的关键领域。若这些产业被压制,中国恐将被迫长期停留在低附加值环节,重复日本“失去三十年”的命运。

 

奶茶店的困境抉择

要理解这场关税战对普通人的影响,我们不妨用一家奶茶店来类比一下。

 

假设你经营的奶茶店(中)突然被隔壁商圈霸主(漂亮)针对,对方宣称“你家奶茶用了我的独家配方——黑糖珍珠”,不仅禁止顾客来你这消费,还威胁其他奶茶店不准从你家进货。这时候你有三个选择:

 

选择一:冒险开放

你决定对所有不顺从霸主的奶茶店免费开放原料配方,甚至允许他们直接在你的店里卖自家产品。短期内,这条街的奶茶店可能被你的诚意打动,绕过霸主继续找你合作。但风险显而易见:配方泄露风险:其他奶茶店可能偷学你的核心技术(如新能源电池、5G专利),转身成为竞争对手。

自家员工失业:别家奶茶店派来的“外援”可能挤走你的老员工(本土企业)。

资金链断裂:免费供应的成本可能拖垮你的现金流(外汇储备压力)。

现实案例摆在眼前: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汽车行业全面开放,德国大众、漂亮国通用长驱直入。二十年后,虽然国产车开始反超,但期间90%的本土品牌被淘汰,数百万从业者经历下岗潮。

 

选择二:隐忍创新

你当众向霸主低头,承诺不再用“争议配方”,但私下偷偷研发更厉害的“黑糖珍珠2.0”。这种策略曾让你在1999年躲过一劫(当时漂亮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但如今环境已截然不同:

顾客信任危机:常客们(国内民众)觉得你“没骨气”,顾客情绪反噬。

研发成本飙升:既要应付霸主的检查,又要暗中搞创新,资金压力巨大(科技制裁导致芯片等关键部件价格暴涨)。

时间不等人:霸主发现你还在搞小动作,可能直接砸了你的店(升级制裁)。

华为被制裁后,手机业务从全球第二跌出前五,不得不斥资千亿研发麒麟芯片。这个过程养活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但也导致手机价格上涨40%,消费者被迫买单。

 

选择三:不动

你既不开放也不创新,眼睁睁看着顾客被霸主赶走。很快就会出现:

原料堆积过期:做好的奶茶(过剩产能)没人买,只能倒进下水道(企业破产)。

员工集体讨薪:失去收入的店员(失业人群)可能堵在店门口抗议(社会动荡)。

铤而走险:为转移矛盾,你突然举报隔壁小摊贩用地沟油(制造外部冲突),结果引来整条街的围攻(国际孤立)。

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某沿海外贸工厂订单锐减50%,老板连夜跑路,3000名工人围堵政府讨薪,最终地方财政被迫兜底。

 

假设我是奶茶店老板。若必须选择,我宁愿放手一搏——打开国门迎接外资竞争,哪怕本土企业会受伤,哪怕金融体系会受冲击,但至少主动权在手,输赢都算痛快;如果代价太大,我也能咬牙妥协,像二十年前那样隐忍蓄力,暂时低头换二十年的经济腾飞;我最差的选择,是既不敢开放又无力反击,最后被过剩产能和失业潮逼入绝境。

 

无论选择哪条路,普通人都要做好这些准备:进口车、iPhone可能涨价30%,国产新能源汽车趁机抬价;外贸、房地产、教培行业裁员加剧。总而言之,现金的购买力一定会下降。到你身上的感受是:东西咋又贵了。

 

 

避险资产

当大国博弈升级,传统避险资产已显露疲态:黄金价格突破2500美元/盎司后高位震荡,各国国债收益率因央行干预失真,就连瑞士法郎也因瑞银危机不再绝对安全。也许我们在这时,可以把目光放回总是跌不下8万的比特币。

 

比特币不受任何国家政策直接操控。当人民币汇率因关税战暴跌时,中国投资者疯狂购入USDT(与美元1:1锚定的加密稳定币)间接推高比特币价格;漂亮国散户则因担忧美元贬值,直接将比特币作为对冲工具。这种跨国的、自发的共识,让比特币成为唯一不受地缘政治左右的资产。

 

俄罗斯出口商利用比特币结算石油交易,绕过SWIFT系统封锁;中国跨境电商通过加密货币向东南亚供应商付款,避免汇率损失。甚至部分国家央行悄悄增持比特币作为外汇储备——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公开表示:“比特币是我们对抗美元霸权的盾牌。”

 

在埃及、巴基斯坦等美元短缺国,比特币已成为民间贸易的硬通货。尽管波动剧烈,但在法币信用崩塌的地区,人们宁愿承受波动也不愿手持废纸。这种底层需求,正在重塑比特币的价值逻辑。

 

抛开这些不谈,让我们再回到根源问题:总量固定、适合储存的资产天生适合作为避险资产和经济系统中的价值存储手段。黄金是,比特币由于存在不能篡改的程序里,更是。

 

奶茶店小用户的资产配置策略

首先说持有现金,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持有本国法币。法币在经济系统中只是流通手段,没有任何天然的抗跌属性,持有大量法币看似安全,实则面临双重风险:一是本国货币贬值(如人民币对美元年内已跌12%),二是银行利率跑不赢通胀。2025年一季度,中国CPI同比上涨5.3%,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1.8%,存款实际购买力每年缩水3.5%。

 

再看看持有黄金。黄金虽能避险,但起码存在两个致命缺陷:无法快速流通(金店回收折价高达20%)、难以分割(买不起整根金条的散户只能选择纸黄金,但后者本质是金融衍生品)。我们总说比特币跟黄金属于竞争关系,那么二者在总量固定、适合储存这两条性质上,就算打了个平手(比特币比黄金更已与储存),而在快速流通和分割性上,比特币完胜。

 

剩下的选择呼之欲出。比特币不是赌徒的彩票,而是清醒者的逃生舱。它的价值不在于一夜暴富,而在于提供一套独立于主权信用之外的备份系统。

 

历史轮回

回望1930年代的大萧条,关税战曾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最终以世界大战收场。如今,漂亮国重拾关税大棒,但世界已截然不同——比特币的出现,为普通人提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避险工具。这不是说比特币能消除危机,而是它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当各国政府为维护霸权互相撕咬时,个体至少能通过代码构筑的平行世界,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Powered By科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