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从3000枚到15万:解码以太坊链上BTC的驱动因素与技术手段
本报告由火币区块链研究院出品,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作者:马天元,赵文琦,袁煜明
摘 要:
在过去的6个月,以太坊上的BTC锚定币数量快速增长了近50倍,从3000枚增长到如今的15万枚。截至11月24日,BTC锁仓价值达27亿美元,几乎占到DeFi整体锁仓量的五分之一。这种增长幅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区块链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一次大规模跨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这些BTC进入以太坊网络呢?通过对主要锚定币链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约40%的锚定BTC流入到了头部DEX当中,而30%的锚定币BTC流入到了头部借贷DeFi中,其余主要分布在一些CEX、二线DeFi应用和一些个人、机构地址中。
换言之,驱动的主因是获取DEX提供的流动性“挖矿”奖励,其次是进行链上借贷。不过贷出资金仍有大量会继续投入流动性挖矿当中。当然,客观上,这样的迁移也带来了BTC的性能提升,并且提高了DeFi行业资产规模天花板。
目前主要的BTC锚定币按总量依次包括WBTC、renBTC、HBTC、sBTC、tBTC、oBTC 、imBTC以及pBTC等等。其中,除少量sBTC外,其余98%的锚定币均采用了“托管 映射”的方式完成跨链,sBTC则是通过资产超额抵押产生的。几种托管机制各有千秋,主要是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程度不同。其主要通过1)信用背书和2)技术手段两大类方式来保证底层资产安全。
目前这些锚定BTC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数量突破十万规模,因此有效增加了铸币者对于此类技术的信心。不过这不代表说这些锚定币绝对安全的,例如黑客盗取、内部盗取、私钥损毁等“黑天鹅”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潜在风险,每一个托管方都需要未雨绸缪。
综合来看,虽然流动性“挖矿”奖励幅度在持续下降,但是这些锚定BTC仍然没有离开的趋势,只是增速放缓。从长远来看,这些托管机制在安全和分布式程度上,仍然有继续提升空间。只要它们是安全的,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落地,相信我们能够看到更高数量级的BTC进入以太坊网络。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